开通会员免费在线看70000余条国内标准,赠送文本下载次数,单本最低仅合13.3元!还可享标准出版进度查询、定制跟踪推送、标准查新等超多特权!
查看详情本文件:--定义了通用的生物特征识别访问控制场景,适用于生物特征识别身份验证系统的场景评价;--提供了生物特征识别系统要求和性能级别的分级机制的量化表述;--提供场景评价的通用基础,适用于特定的测试方法和特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能达到的性能等级。本文件适用于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性能测试,而不涉及详细的比对算法或潜在的使用人群的生物特征分布情况。本文件的最小错误接受率是0.1%。如果需要进一步降低错误接受率,定制的测试(不在本文件范围之内)可能是适宜的,该测试应完全符合GB/T29268.2的规定。本文件涉及物理访问控制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测试以及逐个逻辑访问设备适用性测试。用户刻意规避被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正确识别而产生的误差和吞吐率的测量不在本文件讨论范围内(例如主动假冒者)。此外本文件不涉及下列内容:--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安全保密性,包括漏洞;--人为因素,包括用户可接受性;--环境因素;--人身安全;--成本效益;--隐私法规的合规情况。这些方面的评估由相关部门负责。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厦门市熠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曙光易通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铭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凯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圣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星光 宋继伟 钟陈 刘京 王文峰 高健 张慧 邱显超 王智飞 王云龙 雷震 石红岩 孔龙腾 何召锋 林冠辰 杨金锋 孙静 刘旭华 樊磊 李清顺 胥建民 孙荣荣 胡文矛